目前,基于本学科已建立了5个国家、省和市级科研基地,分别是: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西安),智能网络与网络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计算机网络重点实验室(CERNET西北中心),陕西省天地网技术重点实验室和西安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此外,我系还与lBM、微软、inte和华为等企业建立了联合实验室与技术中心。

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西安)

中心自2000年在科技部授牌建成以来,通过“985工程”、“211”经费的进一步建设,目前拥有浪潮天梭TS3000集群、浪潮并行文件存储系统、曙光4000超级服务器、浪潮TS1000集群、IBM eServer服务器、浪潮IA64服务器、UPS等大型设备,总计算能力为5万亿次flops,存储容量为25TB,150kW的专用供电线路,提供7*24小时共享服务。运行IBM ESSL、ISML C&FORTRAN、Gambit & Fidap & Fluent并行流体计算软件、Gaussian98、ANSYS等10多套商用和开源科学计算软件。中心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自身的软硬件资源及人才优势,为陕西省、西北地区和全国高等院校、科硏机构、高新技术和产业开发的用户提供高性能计算资源和服务,为他们进行重大挑战性课题的研究、重点学科项目的建设和重大应用问题的解决提供先进的平台,缩短项目硏制时间,促进了高性能计算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应用成果。

智能网络与网络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智能网络与网络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8年正式成立,并在2017年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优”。实验室依托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数学五个一级学科,以智能网络与网络化系统为对象,研究网络化系统的大数据分析、优化运行和系统安全等重大共性问题。实验室以长期紧密合作的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为核心,建设高水平科研团队,发展和建设了原始理论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技术自主创新和成果应用转化的科研基地。实验室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国际学术前沿和自身优势,确定以下研究方向:

1.网络化系统大数据分析与信息融合:数据建模与处理的基础理论及应用,信息融合理论与方法及应用;

2.网络化系统优化:网络化系统资源优化调度,信息物理融合能源系统优化等;

3.网络化系统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监控,无线网络安全,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包括智能电网的综合安全等;

4.网络化教育系统与智能学习:智能网络学习环境构建,跨模态碎片化知识分析、挖掘与融合,个性化知识获取与服务等。

陕西省天地网技术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天地网技术重点实验室创建于2004年10月,是我国该方向第一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目前已形成了一支由3位国家级人才和国家杰青等组成的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引进青年拔尖人才2名,海外杰青1人。

实验室以计算机、机械电子等学科为依托,重点开展教育大数据分析与智慧教育、税务大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网络舆情监控、虚拟制造设计等方面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系统的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成果产业化,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集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于一体的机构。

实验室主任:刘均教授。

陕西省计算机网络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计算机网络重点实验室是1999年由陕西省计委、陕西省科委和陕西省教委联合审查和批准成立的、专门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的科研基地。依托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和“中国教育科研网络CERNET西北网络中心(XANET)”。其前身为1981年创建的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研究室”,该室为1983年4月报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批准成立的专门从事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的独立科研单位,也是西安交通大学由国家教委直接批准成立的“三所二室”之一,该单位也是我国最早开始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的少数几个单位之一。实验室现任主任为桂小林教授(2009年至今),桂教授为我国知名的物联网、云计算和信息安全专家,先后获得2018年宝钢优秀教师奖,2018年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以及陕西省教学成果奖3项。近十年来,实验室在物联网技术研究、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云计算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并被广泛辐射到政府和国内外企业的产品之中。实验室主任:桂小林教授。

西安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

西安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是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为目标,通过算法、芯片、部件、平台和产业应用的协同创新,形成提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为主体的研究能力。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为技术创新平台,通过关键技术研发、工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产学研用”结合的校企联合模式,建立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与价值创新的产业化体系,形成从前瞻性技术研发到产品产业化的开放式分工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