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社
职称 教授 办公室 西一楼A413
电话 029-82663951-801 邮箱 xsdong@xjtu.edu.cn
导师类型 博士生导师
> 个人简介

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 工作简介

198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硬件专业,1990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获得日本庆应大学计算机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1987年至1994年主要从事工业控制计算机及其应用研究,1995年至1999年主要从事并行计算机互连网络技术研究,2000年至今主要从事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及其核心软件、并行算法与编程模型、网格/云计算方面的研究。

> 研究领域或方向

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及其核心软件、并行算法与编程模型、分布式处理。

> 科研项目

 1.主持科研项目                  
[1]. 《新型异构多核系统的渐近拟合优化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2.01-2015.12;
[2]. 《面向新型众核处理器结构的编程模型和运行时支持技术研究》,863项目,2009.1-2010.12;
[3]. 《核实服务质量及其规划的资源管理模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8.01-2010.12;
[4]. 《基于IPv6的大规模高性能网格应用——访问网格建设》,CNGI,2005.6-2006.10;
[5]. 《新型网络服务器系统(一)》,863项目,2004.10-2005.12;
[6]. 《西安交通大学校园网格平台建设》,教育部中国教育科研网格计划,2002.10-2005.12;
[7]. 《新型网络服务器系统》,863项目,2002.1-2003.12;
[8]. 《网格计算远程教育工具开发项目》,IBM合作开发项目,2002.10-2003.10;
[9]. 《波分复用(WDM)用于高性能计算环境关键技术研究》,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2001.1-2001.12;
[10]. 《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西安网格结点建设》,863项目,2000.1-2000.12;
[11]. 《龙门切石机微机控制系统》,横向科题。

2.参与科研项目
[1].《Designing Future Opti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DETERMINE)》 funded under the Marie Curie IRSES Actions of the European Union Seventh Framework Program,2013.06-2017.05;
[2]. 《真实感动漫渲染系统研究与应用》,863项目,2013.01-2015.12;
[3]. 《西安交通大学主节点建设》,中国教育科研网格二期建设项目,2012.1-2012.12;
[4]. 《以支撑搜索服务为主的网络操作系统研制》,863项目,2011.01-2013.12;
[5]. 《存储自动化设备研制及产业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0.09-2013.09;
[6]. 《工业仿真和优化设计网格社区的开发与应用》,863项目,2009.6-2010.12;
[7]. 《面向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的大型流体机械整机非定常流动并行计算软件的研发及应用》,863项目,2009.6-2010.12;
[8]. 《高端容错服务器系统研究与实现》,浪潮(北京)电子信息有限公司,2009.07-2010.12;
[9]. 《异构资源的服务集成及应用技术研究》,863项目,2006.6-2010.12;
[10]. 《中华民族群体遗传资源数据整合共享平台》,教育部重点项目,2005.05-2007.12;
[11]. 《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西安网格结点建设》,863项目,2002.10-2005.12;
[12]. 《FTCC-80X容错控制计算机》,火炬计划课题;
[13]. 《泾惠渠灌溉渠系配水集中控制与调度系统》,横向科题;
[14]. 《四川省江由电厂容错控制计算机》,横向课题;
[15]. 《砂轮修形机控制系统》,横向科题;
[16]. 《B286数控系统》,横向科题。

> 学术及科研成果

1.近年发表主要论文
[1]. ZHENG Hao, WANG Endong, WANG Yinfeng, ZHANG Xingjun, CHEN Baoke,WU Weiguo, and DONG Xiaoshe, “Transparent driver-kernel isolation with VMM intervention”, TRIOS: Conference on Timely Results in Operating Systems(workshop connected with the SIGOPS Symposium on Operating Systems Principles (SOSP)), Nov. 3-6, 2013, Pennsylvania, USA;
[2]. 郑豪,张兴军,王恩东,董小社,公维锋,“一种采用驱动隔离的宿主机可靠性方法”,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第47卷第10期,pp7-12 ;
[3]. 李亮, 王恩东, 朱正东, 颜康, 张保, 董小社, “应用动态生成树的GPU显存数据复用优化”,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第47卷第10期,pp44-50 ;
[4]. 王龙翔,张兴军,朱国锋,朱跃光,董小社,“重复数据删除中的无向图遍历分组预测方法”,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第47卷第10期,pp7-12;
[5]. Xingjun Zhang, Endong Wang, Feilong Tang, Meishun Yang, Hengyi Wei, Xiaoshe Dong, “A dual process redundancy approach to transient fault tolerance for ccNUMA architecture”, Neurocomputing, Vol 122, 25 December 2013, pp: 50-5;
[6]. Chen, Jing; Cao, Yangjie ; Li, Li ; Dong, Xiaoshe; “A Dynamic SGP Sel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Evolutionary Game for Hybrid P2P Streaming System”, APPLIED MATHEMATICS & INFORMATION SCIENCES, Vol.7, MAY 2013, pp973-981;
[7]. Yiduo Mei, Ling Liu, Xing Pu, Sankaran Sivathanu, and Xiaoshe Dong,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Network I/O Workloads in Virtualized Clouds”, IEEE Transaction on Service Computing, Vol.6, Iss.1, 2013, pp48-63;
[8]. Liu, Lin; Dong, Xiaoshe; Packet-level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1-D interleaved parity cod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ments in Computing Technology, Vol.4, Iss.23, Dec. 2012, pp 169-177;
[9]. Xingjun Zhang, Cuiping Jing, Feilong Tang, Scott Fowler, Huali Cui and Xiaoshe Dong, “Joint redundant and random network coding for robust video transmission over lossy networks”, 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s 8(2012) 213–230;
[10]. 刘菲菲,董小社,田红波,“服务质量约束下的虚拟集群资源分配策略研究”,高技术通讯,2012年第22卷第7期,pp p 683-688;
[11]. Zhenghua Xue, Xiaoshe Dong, Leijun Hui, “A performance and energy optimization mechanism for cooperation-oriented multiple server clusters”,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FGCS). Vol.28, Issue 5,May 2012,pp801–810;
[12]. 李丹,曹海军,董小社,张保,“GPU-S2S:面向GPU的源到源翻译转换”,高技术通讯,2012年第22卷第4期,pp388-394;
[13]. 曹仰杰,钱德沛,伍卫国,董小社,“众核处理器系统核资源动态分组的自适应调度算法”,软件学报,2012年,第23卷第2期,PP240-252 ;
[14]. 张保,董小社,白秀秀,曹海军,刘超,梅一多,“CPU-GPU 系统中基于剖分的全局性能优化方法”,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2 年第46 卷 第2 期,PP17-23;
[15]. 赵晓昳,董小社,田红波,曾灵萍,刘菲菲,“网状结构网格服务可靠性模型研究”,高技术通讯,2012年,第22卷第1期,PP14-19;
[16]. 李亮,董小社,曹海军,冯国富,张兴军,“面向异构多核并行系统的层次化计算模型HmPlogP”,高技术通讯,2011年第21卷第11期,pp1135-1141 ;
[17]. 田红波,张兴军,赵晓昳,董小社,伍卫国,“寿命服从多元指数分布的树型网格服务可靠性与性能模型”,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1年第07期48卷,p1190-1201 ;
[18]. 张保,曹海军,董小社,李丹,胡雷钧,“面向GPU重叠通信与计算的数据划分方法”,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pp1-6 ;
[19]. 官尚元,伍卫国,董小社,钱德沛,“自动信任协商的形式化描述与验证研究”,通信学报, 2011年2月,第32卷第2期,pp86-99 ;
[20]. 曹仰杰,钱德沛,伍卫国,董小社,“一种面向多处理器系统的在线低功耗调度算法”,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第8期,pp15-19;
[21]. Xingjun Zhang, Yanfei Ding, Yiyuan Huang, Xiaoshe Do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Heterogeneous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Framework using Dynamic and Partial Reconfigurable FPGAs”, The 10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CIT 2010),Bradford, UK, 29 June – 1 July, 2010, pp2329-2334;
[22]. 刘超,张兴军,冯国富,冯景华,董小社,“一种面向CellBE处理器的Cell-MPI编程环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6月,第38卷 增刊I,pp59-63;
[23]. 田红波,董小社,赵晓昳,刘菲菲,张兴军,“面向服务级别协议的核实与规划服务质量系统框架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第44卷 第6期,2010年6月,pp1-5;
[24]. 董小社 冯国富 王旭昊 冯景华 胡雷钧,“基于Cell多核处理器的层次化运行时支持技术”,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0年 第04期,pp561-570;
[25]. 官尚元,伍卫国,董小社,梅一多,“开放分布式环境中信任管理综述”,计算机科学,2010,37(3),pp22~28;
[26]. 官尚元,伍卫国,董小社,梅一多,“面向属性约束的自动信任协商模型”,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第43卷 第8期,2009年8月,pp1-5;
[27]. 官尚元,伍卫国,董小社,梅一多,“分布式环境中高效信任管理的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第43卷 第6期,2009年6月,pp15-19 ;
[28]. 张润莲,武小年,周胜源,董小社,“一种基于实体行为风险评估的信任模型”,计算机学报,2009年4月,第32卷,第4期,pp688-;
[29]. 冯国富,董小社,丁彦飞,王旭昊,“面向Cell宽带引擎架构的异构多核访存技术”,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2月,第43卷第2期,pp1-5;
[30]. Feng Guofu, Dong Xiaoshe, Wangxuhao and Chun Ying, “An Efficient Software-managed Cache based on Cell Broadband Engine Architec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 (abstract paper), Volume 55, Issue 1 January 2009 , page 16 ;
[31]. Lin Liu, Yunyi Zhang, Xiaoshe dong, “Packet-level FEC Research over Wireless Network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 (abstract paper), Volume 55, Issue 1 January 2009 , page 100;    
[32]. 冯国富,董小社,胡冰,王旭昊,王恩东,“一种支持多种访存技术的CBEA片上多核MPI并行编程模型”,计算机学报,2008年11月,第31卷第11期,pp1965-1974;
[33]. 薛正华,董小社,胡雷钧,伍卫国,“高性能服务器集群部署系统传输模型研究”,计算机学报,2008年11月,第31卷第11期,pp1956-1964;
[34]. 冯国富,魏衡义,储鹰,董小社,“支持多种Linux版本的动态内核性能测试技术”,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6月,pp674-678;
[35]. 薛正华,董小社,刘伟哲,伍卫国,“基于思维进化的集群作业调度新方法”,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6月,pp651-654;
[36]. 薛正华,董小社,伍卫国,胡雷钧,“自适应大规模服务器集群监控系统的构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4月,pp399-403。              

2.奖励情况
[1]. 2009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网络计算的关键技术、系列软件及其应用》,第3完成人;
[2]. 2009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网络计算的关键技术、系列软件及其应用》,第3完成人;
[3]. 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天梭30000高端商用服务器系统》,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第2完成人;
[4]. 2007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天梭30000高端商用服务器系统》,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第2完成人;
[5]. 2007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教育科研网格》,第9完成人;
[6]. 2006年信息产业部,《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工作者》;
[7]. 2006年西安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新型网络服务器系统支撑软件》,第1完成人 ;
[8]. 2005年信息产业部国家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面向事务处理的高性价比、高性能服务器体系结构设计和优化技术》,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第2完 成人 ;
[9]. 2001年美国联合技术公司,《容闳科技教育奖》;
[10]. 1997年西安交通大学科技进步三等奖,《龙门切石机微机控制系统》,第1完成人;
[11]. 1993年西安交通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采用容错控制计算机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装置》,第2完成人;
[12]. 1992年陕西省水利水土保持厅科技进步二等奖,《泾惠渠灌溉渠系配水集中控制与调度系统》,第3完成人;
[13]. 1990年西安交通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FTCC-80X容错计算机》,第3完成人。              

3.获发明专利
[1]. 《构建高可用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方法》,ZL03112402.x,第5完成人;
[2]. 《机群网络的单一地址流量分发器》,ZL200310114612.5,第2完成人 ;
[3]. 《一种具有弹性体系架构的集群管理监控系统的构建方法》,ZL200610041605.0,第3完成人;
[4]. 《基于AOP技术的大规模集群监控系统中的报警方法》,ZL200610104707.2,第2完成人;
[5]. 《构建多机系统高可用的自愈合逻辑环故障检测与容忍方法》,ZL200510043171.3,第3完成人;
[6]. 《一种多机服务器系统中双向负载均衡机制的实现方法》,ZL200610042762.3,第2完成人 ;
[7]. 《一种实现基于机群结构的高性能服务器动态部署方法》,ZL200510044818.4,第6完成人;
[8]. 《一种多台网络设备链路聚集的实现方法》,ZL 200610042761.9,第3完成人;
[9]. 《一种便于存储节点数量扩增的并行存储系统构造方法》,ZL200710018109.8,第3完成人;
[10]. 《一种基于JAAS和AspectJ的机群系统管理中认证和授权的方法》,ZL2005100448222.0,第4完成人;
[11]. 《一种并行存储系统的多可用性机制共存架构》,ZL200710018108.3,第3完成人;
[12]. 《一种基于socket的容错计算机系统的网络同步方法》,ZL200810231895.4,第1完成人;
[13]. 《一种具有自适应传输模型的微操作系统部署方法》,ZL200810150344.5,第1完成人;
[14]. 《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网格资源计费信息及时收集方法》,ZL201010126417.4,第1完成人;
[15]. 《基于代码段多副本对比机制提高程序可靠性方法》,ZL201010239426.4,第2完成人;
[16]. 《服务于操作系统核心层的容错计算机系统数据比较方法》,ZL20100103349.X,第2完成人;
[17]. 《一种Linux系统下的硬盘故障处理方法》,ZL201110237853.6,第1完成人;
[18]. 《一种基于内核虚拟机的rootkit检测机制及检测方法》,ZL201110157731.3,第5完成人。